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續發展
杭州龍湖紫荊港南區
2019-11-18

杭州龍湖紫荊港南區項目位于場地位于杭州市西湖區古墩路至振華路,新紀路至富錦路圍合地,建筑單體結構形式為框剪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工程占地面積1915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15635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積35143平方米(含人防建筑面積14572平方米),本工程共包含6 棟單體,其中1 號樓9 層,2~4 號樓20層,5、6 號樓3層,主要業態為辦公樓,附帶部分商業。

本項目地下室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上建筑是國內首個采用隱式框架鋼板剪力墻結構體系的酒店式公寓建筑。主體結構采用鋼結構,結構體系新穎,節點較為復雜。樓板采用可拆卸式鋼筋桁架樓承板,設計有無懸挑梁一步陽臺,外墻采用多種新材料如水泥纖維板CCA板、ALC條板墻等。

本項目BIM技術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應用:

1、軟件定制開發:開發并使用企業族庫插件,實現構件與企業標準統一,避免重復建族工作;開發并使用企業支吊架插件,快速實現綜合支吊架的智能排布及出圖、統計等功能。

2、施工方案推演:對土方開挖,鋼結構吊裝等工程重難點進行方案推演,提前驗證方案可行性;對ALC條板、可卸式桁架板等新穎構造體系進行工藝模擬,避免返工造成的實際損失。

3、虛擬樣板點評:對樣板房進行鋼構、砌體、機電管線及裝飾裝修等專業深化。以模型為載體,對深化內容及模擬成果進行點評,便于各參建方對方案進行優化及確認;建立屋面、砌體、樓梯等電子工藝樣板,取代實體樣板,可循環修改使用,節地節材。

4、鋼構信息管理:深化鋼構預留孔位圖紙,遞交設計確認。利用Tekla進行細部構造深化,生成節點及零件詳圖,用于工廠數字化加工。采用二維碼物料跟蹤技術,實現精確備料,指導構件轉運、吊裝及驗收工作。

5、三維施工交底:創建安全防護模型,識別危險源,利用安全教育平臺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消除施工安全隱患;針對外圍護結構施工防護,提前進行方案策劃比選,并建立三維交底模型,提高溝通效率。

6、施工場地布置:根據施工組織,創建各階段場地布置模型。模擬場地道路、施工設備、臨時設施與擬建建筑之間的空間關系,滿足狹小場地的施工要求。

7.平臺管理:利用魯班BIM平臺協助項目管理,通過平臺查看構件信息,實現構件快速定位和工程量導出;查詢項目材料、人員、進度等管理信息,輔助項目管理決策;實現工程質量、安全多方協同,提高問題響應速率;實現資料的信息化管理和存儲,方便后期資料調用。

QQ截圖20191120202434.png


QQ截圖20191120202453.png

戶型模型圖

QQ截圖20191120202446.png

戶型模型圖2

法律聲明
隱私政策
av色图